close


西洋杜鵑(Rhododendron spp.Azalea, Rhododendron


杜鵑花科


杜鵑原生於華中與日本地區,


1820 年由比利時首次引進作為季節性室內植物,


並利用雜交育種選出後代品種,爾後傳入臺灣稱為西洋杜鵑。


Rhododendron 是由rhodo- ( 玫瑰) -dendron ()兩希臘字根所組合而成的,


意謂花如同玫瑰般的灌木。


淨化室內空氣能力與維護管理難易度


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★★★★★★


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

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移除能力 ★★★★★★


淨化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種類


甲醛、氨


蒸散作用速率 ★★★★★


維護管理容易度 ★★★★


西洋杜鵑為灌木,莖多分枝或呈叢生狀。單葉互生,葉緣完整呈卵圓形,葉長5-10 公分。花色有紅色、白色、粉紅色與鮭紅色等,花形具單瓣、半重瓣、重瓣、雙套型及雙套重瓣型等。西洋杜鵑皆由雜交育種選出的品種,因其親本及培育地區的不同,可分為歐洲系統與美國系統,歐洲系統以唐杜鵑(Rhododendron simsii)、白杜鵑(Rhododendron ledifolium)、夏杜鵑(Rhododendron lateritum)等為親本,於1820 ~1830年間由比利時及荷蘭育成,因此又稱比利時杜鵑(Belgian azalea)。品種特性為矮性大花(5-9 公分),花期較早,花色由白色系至紅色系,約有上千種栽培品種。西洋杜鵑以盆花型式生產居多,主要生產規格有4 寸盆和5 寸盆等。因商業栽培上習慣將花期調整為冬至春季,以配合耶誕節銷售,故常作為季節性盆花,但亦可作周年生產。西洋杜鵑以7.5-10公分長的半硬木扦插為主要繁殖方式,使用泥炭苔為扦插介質,於21℃下發根。西洋杜鵑喜好酸性土壤,介質pH 值在4.5-5.5 為佳。須使用通氣性佳、電導度值低的介質,可以泥炭苔或椰纖與真珠石以體積比3:1 的比例混合。可用1 公克20-20-20粉末肥料溶於1 公升水中使用,生長快速時可每週施用一次。於氣溫轉涼前2-4 週停止施肥可減少葉片褐化。於促成栽培期間不施肥能加深花色並延長壽命。花期結束6 週後始施肥,之後每2週施用全量肥料。西洋杜鵑喜好半遮陰環境,應避免放置於陽光直射處,否則易造成花瓣葉片受傷。一般室內生長適溫為20-22℃。常保介質濕潤。介質過乾、空氣相對濕度太低或高溫會導致大部分品種花朵凋落、葉片皺


縮並縮短壽命。剛著色花苞於室內環境中花色較易黯淡,可將植株置放於較明亮處,但應避免陽光直射以免花瓣葉片受傷。若新葉之葉脈間容易黃化可能是介質或灌溉水酸鹼值過高導致缺鐵,可使用軟水、酸性肥料或介質,以改善黃葉徵狀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美冠園藝 的頭像
    美冠園藝

    美冠園藝:牛奶果.日本姬檜木

    美冠園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